各有關單位:
中俄雙邊新材料新工藝研討會是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與前蘇聯科學院巴依科夫研究院、強度物理及材料科學研究所于1991年共同倡議組織的每兩年輪流在中國和俄羅斯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至今已召開了十四屆,會議的規模和范圍逐步擴大,研討會的召開有力地促進了中俄兩國科技人員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已成為兩國冶金材料界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會議,得到了兩國政府和中俄兩國共同組建的“二十一世紀和平、友好、發展委員會”的支持。第十五屆中俄雙邊新材料新工藝研討會將于2019年10月15-18日在俄羅斯索契市舉辦。熱烈歡迎有關的生產、設計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人士踴躍投稿并積極參加會議。
一、會議組織單位
中方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國工程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協辦單位:中國材料研究學會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航空學會
承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
俄方組織單位
聯邦科研機構管理局
俄羅斯科學院
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
俄羅斯科學院A.A.巴依科夫冶金材料研究院
俄羅斯激光信息研究院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與材料研究所
俄羅斯科學院庫納科夫普通化學與無機化學研究所
二、會議時間:
2019年10月15日 報到
2019年10月16-18日 會議
三、會議地點:
俄羅斯索契市
四、會議主題:
主題:金屬、陶瓷與復合材料
議題:
1) 航空航天材料;
2) 新能源材料(含蓄電池材料);
3) 電子技術材料;
4) 生物醫用材料;
5) 稀有金屬、貴金屬及高純材料;
6) 節能環保新材料、綠色工程材料,催化劑;
7) 表面工程技術與材料;
8) 激光信息技術制造復雜形狀制品,增材制造;
9) 材料冶金過程新工藝新技術;
10) 功能材料(含難熔金屬,特硬材料及磁性材料)。
五、會議語言:
中文、俄文和英文。
會議論文用英文書寫;大會報告可用英語、漢語和俄語,會議組織現場翻譯;PPT墻報可用中俄文對照或英文。
六、征文:
大會報告共20篇(中、俄各10篇),其余論文將通過墻報形式進行交流。
會前出版論文集。論文摘要請于2019年4月30日前以電子郵件形式提交到大會秘書處。摘要不超過500個中文字或300個英文字,摘要應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及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地址、電話、電子郵箱。
有論文的參會人員請于2019年6月30日前將論文以電子郵件形式提交到研討會秘書處。論文用英文撰寫,內容應不超過8頁A4紙(12號字,1.5倍行距,頁邊距2.5厘米)。用Word文檔編輯,應包括:作者姓名(用拉丁字母拼寫),工作單位,地址,電話,E-mail地址,摘要,論文。
七、報名:
無論有無論文均歡迎參加會議進行交流和討論。所有準備參會的代表請將回執表于2019年4月20日前發送到研討會秘書處,或登錄www.squirtsbikerpage.com獲取電子版回執表進行報名,以便及時收到會議的有關信息。
參會人員收取會議費300美金,在研討會舉辦地點報到時繳納,食宿費用另付。在俄期間的食宿、技術考察等各項具體費用將在第二輪會議通知中告知。
八、組委會成員
中方組委會
主 席:陳全訓
副主席:賈明星 趙曉晨
委 員:
干 勇 王崇愚 周 廉 左鐵鏞 曹春曉 黃伯云 邱定蕃 張 懿 何季麟 孫傳堯 屠海令 張興棟 劉炯天 周克崧 邱冠周 嚴純華 段 寧 李仲平 桂衛華 謝建新 彭金輝 聶祚仁 劉祥民 孫加林 胡岳華 楊 斌 陸志方 張平祥 張洪國 孫 健 周 榮 鄭文堂 李培杰 王兆文 夏曉鷗 邱顯揚 戴圣龍 李曉紅 朱紹武 樊大林 陳 偉 吳潤華 劉 敬 呂維寧 田志凌 熊天英 盧世剛 劉希政
九、研討會秘書處:
秘書長:張 強
秘 書:謝 剛 手機:15010016495
座機/傳真:010-63965282
E-mail:15010016495@163.com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2號 郵編:100814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2018年10月15日
附件: